close

被醫生宣布僅有骨髓移植才可存活的女孩,幸運遇到願意幫助她的大好人!當時隱適美年僅12歲的劉昕硯,因猛爆性肝炎併發不良性貧血,在短短1個多月內就成功配對到合適的捐贈者,配對者為了讓她快點痊癒,大方貢獻比一般捐髓者多超過1倍的骨髓液,導致原本要運骨髓回台北的班機延誤,幸好該班機旅客在了解情況後,都願意一同等候,讓人看見台灣人的溫情。

15日是2018年「世界骨髓捐贈者日」,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台北舉行活動,根據《中央社》報導,現場有一位畢業於社工系的25歲志工劉昕硯,在她年僅12歲時,就罹患猛爆性肝炎併發不良性貧血,醫生宣布她需接受骨髓移植才可存活,幸好她等待1個多月就配對成功,獲得捐贈骨髓的機會。

隨著現代人對外觀的重視,以及牙科知識的普及,接受「牙齒矯正」的比例愈來愈高,矯正技術也隨著科技時代與大量的需求,也一直在提升、力求精準與舒適。近幾個月遇到非常多患者,前來諮詢「二次矯正」,「二次矯正」顧名思義即為此患者曾經執行過矯正療程,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現下的口腔狀況無法達到期待,所以想再次配戴矯正器,如果可以一次調整精準到位,又有誰想要再重複一次矯正治療呢?二次矯正的原因百百種,但可以總歸一句「患者對矯正結果不理想」。每個人對於「美」的定義相當主觀,我們必須先認知「您的矯正醫師跟您對於理想微笑的定義,或許也存在著落差唷!」您有想過現代口腔醫學如何結合「大眾美學」,來定義及創造「美麗的微笑」嗎?當醫師取樣了您各種角度及表情的動靜態素材後,會畫上此條中線,基本上:「露齒笑時,上門牙的縫隙與人中、上唇唇珠在同一垂直線上,這樣對齊的中線,大眾大都認為此是整齊且理想的齒列。」

更感人的是,一般骨髓捐贈者只需捐贈500cc的骨髓液,但她配對成功的捐贈者詢問醫生後得知「捐比較多,患者可以好得比較快」,因此決定將身上可以捐出的骨髓液全部捐出,最後整整捐了1300cc的骨髓液,超過一般捐贈者的1倍之多。不過也因為當時抽了較多骨髓,花較長時間,抽到要運骨髓回台北的班機都延誤了,但該航隱適美班的乘客都願意耐心等待,劉昕硯得知後非常感謝。

受人恩惠的劉昕硯,因此立志要用行動表達感謝,從國中開始利用每個暑假去擔任國際志工、幫助他人,大學更選讀社工系想回饋社會。目前就讀師資培育中心的她,希望未來能協助有相同情況的孩子,也能做各種幫助別人的事情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lkusraye6u 的頭像
    folkusraye6u

    folkusraye6u的部落格

    folkusraye6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